“本文由孕育岛原创,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”
含着手指睡觉的小宝宝们,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上去,都非常可爱。宝宝总喜欢含着东西,主要是源于出牙期、口欲期的牙床不适。
为了缓解宝宝们的不适感,爸妈们常常会买一些磨牙饼干、磨牙胶,然而市面上的磨牙工具真的合格吗?这种磨牙棒家家都有,其中却暗藏着两大安全隐患。
家家都有的婴儿“磨牙棒”,不符合安全标准
我有一个医生朋友,前段时间跟我讲了一件非常惊险的事情。夜里九点多钟,诊室里送来一个六月龄的宝宝,小家伙喉咙噎住,哭不出声音,小脸憋得发紫。
朋友赶紧进行了一系列的紧急处理,取出了异物,却发现是一小块磨牙饼干。原来小家伙在家里咬磨牙饼干的时候,咬掉了一块,卡住了喉咙。
小家伙的爸妈都被吓坏了,好好的磨牙饼干,怎么就噎住了宝宝呢?磨牙棒、磨牙饼干这些东西家家都有,却暗藏着很大的危险。
目前市面上尚无足够严格的宝宝磨牙产品的标准,很多的磨牙棒无论从形状上、材质上,还是软硬程度上来看,安全性都是远远不够的。
一般来说,小婴儿从4月龄开始出牙,出牙期间牙床会有明显的不适感,啃咬手指、磨牙棒,或者是衔乳,则可以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。
不够安全的磨牙棒,时时刻刻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,磨牙棒断裂,或是材质上含有防腐剂等物质,都在无形当中危害着宝宝的健康。
宝宝出牙的“口欲期”
①小家伙们乳牙萌生的时间在6~24月龄左右,一般从6月龄开始长出下中切牙,也就是我们俗称了“板牙”,等到2周岁,乳牙就基本出齐了。
②有的宝宝出牙较早,最早从4月龄就开始出牙;也有的娃稍晚一些,但最晚也不超过一岁半。
在出牙期内,宝宝们经常会出现流口水、爱啃东西的表现,有的娃还会出现牙龈红肿,这些属于口欲期的正常表现,妈妈们不用太担心。
“磨牙棒”暗藏两大安全隐患
小家伙们见到什么好东西都要往嘴里塞一塞,这件事确实让宝妈们很苦恼,于是一种缓解宝宝口欲的东西出现了:磨牙棒。
目前市面上常见的磨牙棒,普遍存在两大风险,宝妈们需要引起重视。
1.窒息风险
磨牙帮有很多种,包括磨牙饼干、牙胶等等,但是很多产品都存在硬度不够强的问题,宝宝用力咬下去,很容易断裂,出现故事中噎住喉咙的情况。
2.质检标准不合规
西南大学曾进行相关研究,对市面上常见的磨牙饼干进行对比研究后发现,绝大多数饼干的质检标准都是不合格的。给宝宝磨牙的饼干,所采用的的质检标准均为GB/T或GB/T-,这些都是常规饼干的质检标准,并非婴儿饼干的标准。
虽然同为饼干,但是小婴儿身体更加敏感和脆弱,很多饼干含较高的盐、糖和防腐剂,这些成分对宝宝们来说不安全也不健康。
宝宝磨牙棒如何选
给乱啃乱咬的小宝贝们挑选磨牙棒,宝妈们需要格外细心,主要需要观察以下三点是否合规。
◆外观
宝宝磨牙棒需要具备外观平滑的特点,最好是没有凹凸点、尖角,防止划破宝宝的口腔。磨牙棒的形状规则简单,避免出现难清洁的死角、易断裂的部分等。
◆材质
磨牙棒的材质要足够坚硬,避免宝宝一咬就断,内部不存在较大的气孔,致密性较高。
如果家里的磨牙棒已经被宝宝咬断,一定要立刻更换。断面上容易出现材质脱落,被宝宝吸入喉咙也是非常危险的。
◆味道
宝宝在1岁前是不建议摄入盐、糖等调味品的,3岁以下的宝宝也需要严格控制食入的量。
过早地给宝宝食入甜食、咸味食物,会影响宝宝的味觉,养成“重口味”的习惯。另外,太早摄入钠对宝宝的肾脏也是有害无利。
其他的一些食品添加剂,如香精、防腐剂、氢化植物油等,也是不利宝宝健康的成分,妈妈们在磨牙棒的挑选上,需要注意检查成分表。
磨牙棒要伴随宝宝走过很长一段路,作为宝宝出牙的见证者,磨牙棒需要够硬、够结实。
妈妈们挑选磨牙棒的时候,比较在意哪方面的问题?